您的位置:主页 > 开荒保洁 > 青岛保洁 >

酒店为什么要做卫生保洁?为了旅客的心情高兴

日期:2023-12-08 admin 浏览

  这几天青岛保洁公司接到一网友,曝出其入住的近20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。在他发布的视频中,保洁人员用浴巾擦拭口杯、马桶,甚至从垃圾桶中捡出一次性杯盖接着用,种种行为触目惊心。

  酒店卫生问题可谓舆论场里的家常便饭,三天两头就要被搬出来翻炒一阵。酒店的道歉声明中,肇事者是“实习生”,应对措施是“加强管理”,一次次曝光好似旧瓶装新酒,锻炼的只是经营者的公关能力,把群众心理逼上了由愤怒到无奈再到麻木的转型之路。一旦养痈成患,“住酒店须自带个人用品”成了社会共识,酒店卫生问题也便成了公开的秘密。若要从源头上解决酒店卫生乱象,还需从培养保洁员工的行业精神出发。

酒店为什么要做卫生保洁

  俗话说: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某些传统概念上的低收入行业与现代科技结合后焕然一新,群众对它们的“低贱”印象也逐渐消退。

  “北大毕业生卖猪肉”这样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,而保洁行业却仍处于我国职业歧视链的底端。保洁行业过低的准入门槛导致职位供不应求,求职者缺乏议价能力,这就使得保洁员工大多来自社会底层,又难以凭借保洁工作摆脱贫困。这样一来,保洁工作在其从事者心中不过是“眼前的苟且”,又谈何行业精神呢?

  再者,我们并不能将保洁员工的违规操作笼统归结为素质问题。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,人只有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,才会考虑安全需求。

  在不少保洁员工所处的社会阶层,一粒米掉到地上或许都要捡起来吃,果腹的欲望超了对卫生问题的忧虑。反之,星级酒店的住客大多处于社会中上层,对卫生条件拥有严苛的要求。

  曝光视频里的房间在入住者看来肮脏无比,在保洁员工眼中却可能比自己的房间还要整洁,这是社会阶层两端的生活习惯直接的碰撞。

  对于酒店经营者而言,资本的逐利性将其目光引向了易取悦住客的“可见之处”。大堂是否好,早餐是否丰盛,这些都是能在不同酒店间构成明显差异的竞争点。而表面大同小异的房间卫生则被默认成“眼不见为净”,保洁员工因而得不到重视,草草培训后便可上岗。

  员工一方面受到酒店高压,规定时间内完成清洁任务;另一方面组织松散,缺乏集体认同感与职业责任心。长此以往,如能不出现违规操作,那才堪称一大奇事。

  保洁员工当真无法拥有行业精神吗?日本的“国宝级匠人”新津春子恐怕得第一个反对。拥有清洁技艺的她,不仅获得了“日本国家建筑物清洁技能士”的资格证,还被誉为受人尊敬的“清洁之神”。

  春子之所以能够在保洁行业保持“匠人精神”,不仅是因为她自身的美德,还得益于日本的竞争精神与职业平等氛围。日本的保洁员不仅能在“全国保洁员技能比赛”等技艺比拼中磨炼自身,还能因高超的保洁技术获得社会赞许。只有这样,保洁员工才能产生强烈的行业认同感,才能真正对职业技能的提升引以为豪。

  国内保洁工作的“不可视化”,是培养员工行业精神的一大阻力。对此,我们不妨建立保洁工作“可视化”机制,给保洁员工佩戴“清洁记录仪”,清洁过程被录下来后,可供住客反复观看。

  其次,公众应对酒店施以高压,迫使其提高保洁行业准入门槛,进而提高保洁员工薪资,强化行业培训。而树立行业平等观念,则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只有这样,中国的保洁员工才能真正拥有行业精神,酒店卫生乱象才能从源头上被解决。

业务咨询请加微信

客户服务热线

15253305330

13553009555

在线客服